网络原理
TCP/UDP
TCP 握手过程
浏览器发送 TCP 分组,这个分组设置了一个特殊的
SYN
标记,用来表示这是一条连接请求。服务器接受到客户端的
SYN
连接后, 会选择服务器初始序号y
。同时向客户端发送含有连接确认 (SYN + ACK
)、Seq=0
(本例中的服务器初始序号)、ACK=1
(客户端的序号 x + 1) 等信息的 TCP 分组。客户端收到了服务器的确定字段后,向服务器发送带有
ACK=1
、Seq=1
、Ack=1
(服务器 Ack 信息的拷贝)等字段的 TCP 分组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字段后完成三次握手的连接,开始给客户端传输它想要资源
点击显示真实案例
以下序号
40
、44
、45
为 TCP 三次握手的具体数据信息。在右侧的info
栏中显示了分组的标志位信息:
TCP 和 UDP 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最大区别在于可靠性和传输方式。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顺序到达,适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 而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传输速度快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适用于对速度敏感或可以容忍数据丢失的场景。
HTTP
列举 HTTP 状态码以及它们的含义
下面列举 web 开发中常见的 HTTP code:
Code (status) | Description |
---|---|
200 (ok) | 请求成功 |
204 (No Content) | 请求成功,不需要附带实体内容 (body) |
301 (Moved Permanently) | 永久重定向。被请求的资源已永久移动到新位置 |
302 (Found) | 临时重定向。请求的资源临时从不同的 URI 响应请求。由于这样的重定向是临时的,客户端应当继续向原有地址发送以后的请求。 |
400 (Bad Request) | 请求参数有误 |
401 (Unauthorized) | 当前请求需要用户验证 |
403 (Forbidden) | 没有权限的操作。服务器已经理解请求,但拒绝执行。 |
404 (Not Found) | 资源没有找到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端出现了错误 |
502 (Bad Gateway) | 网关错误。此错误响应表明服务器作为网关需要得到一个处理这个请求的响应,但是得到一个错误的响应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 服务器停止服务。常见原因是服务器因维护或重载而停机 |
504 (Gateway Timeout) | 网关超时。当服务器作为网关,不能及时得到响应时返回此错误代码。 |
HTTP 的 GET 和 POST 请求有什么区别?
GET 和 POST 在浏览器上的表现会根据使用场景有各自的优缺点:
- GET 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手动输入请求,在浏览器地址直接请求的 URL 在非匿名模式下会被浏览器记录下来的。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历史记录来找回之前访问过的页面。反之,POST 不会在浏览器留下痕迹。
- GET 在浏览器地址上的长度是有限制的,POST 没有限制。
- GET 的请求一般可以被浏览器缓存
- 带云压缩的浏览器,比如 Opera mini/Turbo 2, 只有 GET 才能在服务器端被预取
但实际使用时 GET 和 POST 请求所进行的操作取决于服务端是如何解释的。比如一种极端情况就是:不管你是查询、删除、更新还是提交数据也好,所有请求一律使用 POST 来实现都没问题。但这种做法不符合主流的 RESTful APIs
设计规范,不建议这样做。
相关讨论参见: post 相比get 有很多优点,为什么现在的HTTP通信中大多数请求还是使用get?
有了解过 HTTP 缓存吗?
HTTP 缓存策略可分强缓存与协商缓存。这些机制通过 HTTP 头部字段来控制,可以有效减少网络延迟,提高网页加载速度,并减轻服务器的负载。
强缓存(Strong Caching)
强缓存不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资源。强缓存可以通过两个 HTTP 响应头实现:
Expires
Expires
是一个日期/时间,指示资源什么时候过期。如果请求的时间小于Expires
指定的时间,浏览器就直接使用缓存的资源。- 例如:
Expires: Wed, 21 Oct 2020 07:28:00 GMT
Expires
是 HTTP/1.0 的产物,依赖于客户端和服务器时间的一致性,因此不太可靠。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是一个更灵活的 HTTP/1.1 字段,用于定义资源的缓存策略。常见的值包括:max-age=<seconds>
:资源在被认为过期之前可以保留的最大时间(秒)。public
:指示响应可被任何缓存存储。private
:响应是为单个用户定制的,不能由共享缓存存储。no-cache
:强制每次请求直接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会验证资源的有效性。no-store
:绝对禁止缓存。
- 例如:
Cache-Control: max-age=3600
如果这两个字段同时存在,Cache-Control
会优先于 Expires
。
协商缓存(Negotiated Caching)
当强缓存过期后,如果资源仍可使用,协商缓存将允许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协商」,看是否可以继续使用缓存的资源。这主要通过以下两对 HTTP 头实现:
Last-Modified
和If-Modified-Since
Last-Modified
标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当资源过期并再次发起请求时,浏览器会发送
If-Modified-Since
,该值为之前Last-Modified
的值。 - 服务器比较时间,如果服务器资源未改变,则返回 HTTP 304(Not Modified),浏览器继续使用缓存。
ETag
和If-None-Match
ETag
是资源的特定版本的唯一标识符。如果资源过期,浏览器会在请求中包含If-None-Match
,其值为之前的ETag
。- 如果
ETag
仍然匹配,服务器返回 HTTP 304,浏览器使用缓存的资源。
协商缓存的 ETag 是怎么生成的
ETag
是对资源的一种标识,通常由服务器根据资源的内容或属性生成。生成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具体取决于服务器的实现。
内容哈希: 最常见的方法是对文件内容应用哈希函数(如MD5、SHA-1等),生成一个哈希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只要内容发生改变,生成的
Etag
值就会变,从而确保内容的更新能够被客户端识别。文件属性: 有些实现可能会结合文件的大小、最后修改时间等属性来生成
Etag
。这种方法比内容哈希计算开销小,但可能不如内容哈希精确。自定义规则: 服务器也可以根据自定义规则生成
Etag
,例如结合文件版本号、更新周期等因素。
HTTPS 是如何保证安全的? 是如何保证不被中间人攻击的?
HTTPS 通过结合 SSL/TLS(安全套接层/传输层安全)协议,为网站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加密和身份验证,从而增强了安全性。
加密
- 对称加密:一旦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了 TLS 连接,它们会协商生成一个共享的对称密钥。此密钥用于加密传输数据,确保传输内容的隐私性和安全性。v
- 非对称加密:在握手过程中使用,主要用于安全地交换对称密钥和验证服务器身份。
身份验证
- 证书和公钥基础设施(PKI):服务器将向客户端提供一个由可信第三方(证书颁发机构,CA)签名的公开证书。这个证书包含服务器的公钥和一些身份信息。
- 证书验证:客户端将验证服务器证书的有效性,包括证书是否由受信任的 CA 签发,证书是否过期,以及证书中的域名是否与正在访问的网站匹配。这确保了客户端是与预期的服务器建立连接,而不是一个冒充者。
完整性检查
- 消息摘要和数字签名:TLS 还使用消息摘要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数字签名进一步确保数据的来源,防止被篡改。
HTTPS 防范中间人攻击主要通过建立加密的连接和验证服务器的身份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HTTP 2.0 和 HTTP 3.0 对比之前的版本, 分别做了哪些改进?
HTTP 每个版本的迭代都是为了解决现代网络需求下的性能瓶颈。
HTTP/2 (相对于HTTP/1.1)
- 多路复用:允许多个请求在单一的 TCP 连接上并行交互,消除了对多个连接的需求,并减少了延迟。
- 服务器推送:服务器可以未经请求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提高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
- 优先级和流控制:提供请求的优先级设置,以及更细粒度的流量控制,允许服务器和客户端更有效地管理资源。
- 头部压缩:HTTP/2 引入了 HPACK 压缩格式来减少头部大小,降低了带宽使用。
- 二进制格式:HTTP/2 使用二进制而非文本格式来封装数据,提高了解析效率和性能。
HTTP/3 (相对于HTTP/2)
HTTP/3 最大的变化就是使用 QUIC 协议来代替 TCP 协议,QUIC 基于 UDP,提供了更快的连接建立和加密,以下是替换后的优势:
- 改进的多路复用:由于 QUIC 的改进,HTTP/3 的多路复用不受单一连接中的数据包丢失影响,降低了整体的延迟。
- 连接迁移:QUIC 支持连接 ID,即使用户的 IP 地址发生变化(例如,从 Wi-Fi 切换到移动网络),连接也可以保持不断开。
- 更快的错误恢复:QUIC 协议的设计使得它在检测到丢包时能够更快恢复,减少了重新传输所需的时间。
- 内置TLS 1.3:QUIC 协议包含了 TLS 1.3 加密,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数据加密。
HTTP 3.0 基于 udp 的话, 如何保证可靠的传输?
HTTP 3.0 准确来说是基于 QUIC 协议 (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快速 UDP 互联网连接),而 QUIC 协议基于 UDP 协议。QUIC 协议通过以下关键机制实现:
- 分组确认和重传:通过确认收到的数据包并重传丢失的包,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流控制和拥塞控制:限制发送速率以防止接收方被淹没,同时调整传输速度以应对网络条件。
- 有序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包即使乱序到达也能被正确重排。
- 连接迁移:使用唯一的连接ID允许即使在IP地址变化时也能保持连接的持续性。
WebSocket 的连接原理
WebSocket 协议允许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持久的、全双工的通信通道。这个过程开始于一个标准的 HTTP 请求,通过这个请求,客户端告诉服务器它希望将连接升级到 WebSocket。连接过程如下:
客户端请求(握手):
- 客户端发起一个 HTTP 请求到服务器,这个请求包含特定的头部信息,表示希望进行协议升级。这些头部包括:
Upgrade: websocket
:表明请求升级到 WebSocket。Connection: Upgrade
:指示当前连接需要切换协议。Sec-WebSocket-Key
:一个 Base64 编码的随机字符串,服务器将使用这个字符串生成响应头中的Sec-WebSocket-Accept
。Sec-WebSocket-Version
:表明客户端支持的 WebSocket 版本。
- 客户端发起一个 HTTP 请求到服务器,这个请求包含特定的头部信息,表示希望进行协议升级。这些头部包括:
服务器响应:
- 如果服务器支持 WebSocket 连接和请求中指定的 WebSocket 版本,它会响应一个 HTTP 101 状态码(Switching Protocols),表示协议切换正在进行。
- 响应中还包括:
Upgrade: websocket
和Connection: Upgrade
:确认将协议升级到 WebSocket。Sec-WebSocket-Accept
:这是一个由服务器生成的特定值,用于确认握手的有效性。这个值是将客户端的Sec-WebSocket-Key
与一个特定的 GUID 连接后,通过 SHA-1 哈希算法计算并编码得到。
建立连接:
- 一旦握手完成,HTTP 连接就被升级到 WebSocket 连接。这时,连接保持开放,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 数据在 WebSocket 连接中以帧(frame)的形式传输,这些帧可以包含文本或二进制数据。
数据传输:
- 在 WebSocket 连接中,服务器和客户端都可以随时发送数据,而无需等待对方先发起请求,这样显著减少了通信延迟。
WebSocket 提供了一种相比传统 HTTP 更高效、更适合实时通信的解决方案。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程序(如在线游戏、聊天应用和实时数据传输)尤其有用。